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
低碳经济[1](英文:Low-Carbon Economy,缩写:LCE),是指一个经济系统只有很少或没有温室气体排出到大气层,或指一个经济系统的碳足印接近于或等于零。[2]低碳经济可让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避免剧烈的气候改变,减少恶劣气候令人类造成伤害的机会,因过高的温室气体浓度可以会引致灾难性的全球气候变化,会为人类的将来带来负面影响。[3]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最早见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2003年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并且,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
各国状态
哥斯达黎加
哥斯达黎加大部分能源本来就来自可再生能源并积极从事造林. 2007 政府并宣布将在2021首先达成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零排放国家.[4][5][6]
冰岛
冰岛因为有地热能所以20世纪以来一直是低碳经济体. 但是国民所得提高后人均排放量有增加趋势. 2009年统计冰岛的地热能和水力已经从90年代至今持续提供全岛70%热能和99%电力.[7] 因此虽使用很多一次性能源但人均排放量比美国低62%之多[8] [9],且因为都是可再生能源所以几乎零成本. 冰岛希望尽快达成100% 零排放并于2050 年达成氢经济 目标.
澳洲
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选定东滩为第一个示范零排放城市。[10]人大并决议以2005标准减碳40%-45%于2020年前达成。
台湾
台湾2008通过永续能源政策纲领、节能减碳无悔措施全民行动方案、节能减碳奖励及辅导措施、政府机关及学校全面节能减碳措施等方案,与英国一样欲通过相关法规来驱动.
印度
包容性增长 - 低碳战略的中期报告(印度), 2011-05 (英文)[11]
英国
英国通过了气候变迁法案当作框架,并于2008年底将低碳规章法律化. 此法案要求国内排碳量2050年前减少80%(以1990年为准), 中程目标为2020年前减少26%到32% .[12] 英国也是第一个定出实质减碳目标法律化的国家.
一场皇家科学会会议于 2008/11/17-18日举行 商讨所有可用科技以达成减碳目标. 并表示有机会于10年内转型成低碳经济, 但也直言很多层面需要有待努力.[13]
美国
低碳法案于2007通过,但是美国依然未签署京都议定书,并于2009年底哥本哈根会议上明确表态不会参加任何京都议定书型态的协定,因为该种类协议认定历史上先发展工业化的国家要对大气层中现有暖化气体负多数责任. [14]
2021年4月,美国总统拜登公布了美国新的减排目标,在2030年将美国碳排放量较2005年水平低50%至52%。有分析认为美国与中国将在气候领域展开博弈。[15]
参看
- 绿能经济[1]
参考资料
- ^ 1.0 1.1 “低碳经济”使用“綠色經濟(green economy)”进行标引与检索-增修《中文主題詞表》. 編目園地. 台北市: 國家圖書館. 2010-11-25 [2012-12-27].
参见“綠能經濟”
- ^ Nanomech in Photovoltaics: 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s. [201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9).
- ^ The ultimate objective of Convention [京都议定书第二款:目标]. [2008-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0-28) (英语).
- ^ Costa Rica Aims to Be a Carbon-Neutral Nation. [2008-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5).
- ^ Costa Rica Aims to Become First "Carbon Neutral" Country. [2008-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26).
- ^ País quiere ser primera nación con balance neutro de carbono. [2008-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1) (西班牙语).
- ^ Gross energy consumption by source 1987–2005. Statistics Iceland. [2007-05-14].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07-11-25).
- ^ United Nations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Indicators. United Nations. [2006-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7).
- ^ Energy in Iceland. Icelandic Ministries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2007-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05).
- ^ Arup unveils plans for world’s first sustainable city in Dongtan, China. Arup. 2005-08-24 [200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07).
- ^ “Productive usage of Biomass”. [2013-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2).
- ^ New Bill and strategy lay foundations for tackling climate change.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2007-03-13 [2007-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 ^ Towards a low carbon futu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oyal Society, 29 Jun 2009
- ^ 存档副本 (PDF). [2009-12-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12-29). 美国能源部, http://epa.gov/climatechange/economics/pdfs/S1766_EPA_Analysis-Appendix.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黄治金 (编). 未來十年將決定中美新能源革命之勝負. 香港01. 2021-05-02 [2021-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外部链接
- 臺大風險政策中心:低碳創新綠色經濟. [2015-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简体)).
- 为发展“低碳经济”铺路
- 英国石油: 低碳经济中的能源
- MSNBC.com 欧洲的低碳经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减碳行动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ECOLIFE COOL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低碳生活我喜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