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信用风险
  3. /
  4. 债券
  5. /
  6. 股票
  7. /
  8. 金融衍生工具
  9.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 9;IFRS 9),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于2008年3月提出讨论,针对金融资产新发生及既有的预期信用损失认定以预期信用损失(Expected Credit Losses;ECL)为基准。2014年7月定义完成,2018年实施。[1][2] 该新准则用以取代旧有信贷拨备准则,即国际会计准则第三十二及三十九号(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32 &39). 除用以计算可摊销费用(amortised cost) 的预期信用损失外,新准则同时将旧准则界定金融资产计算方法的四大类变为三大类,分别为可摊销费用(amortised cost)、公平价值计入损益赈(fair value through profit and loss) 及公平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损益(fair value through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而新准则界定金融资产种类为交易资产(trading asset)、持有并保留(hold to collect) 及持有保留或出售(hold to collect and sell).[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编制基准

  • 原则一:会计科目分类与衡量计量(Class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取消支出列举于无活络市场科目(No Active market;Without Active market),改列举于损益科目(Income)或综合损益科目。
对于未来发生预期损失改采预期信用损失模式(Expected Credit Losses;ECL)。
放宽衍生性金融商品(Derivative)之损益价值与一般商品损益价值互抵时条件,使避险会计之运用更能贴近于实务。

适用情况

  • 日本
  • 台湾
  • 香港

相关条目

  • 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IAS39)

参考文献

衍生阅读

  • 【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降低金融商品报告复杂性 (Reducing Complexity in Reporting Financial Instruments);2014年8月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9 金融商品(替换IAS第39号) (IFRS 9 Financial Instruments (replacement of IAS 39);2014年8月
  • 【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金融工具大变革-谈IFRS 9;江美艳、陈欣怡;证券暨期货月刊;2016年4月
  • 【日本公证会计士协会】IFRS与IAS解说:第九号“金融商品”(IFRS及びIASの解説 第九号 「金融商品」);越智 纯;会计监查月刊;201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