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香港股灾
  3. 1973年香港股灾

1973年香港股灾

1973年香港股灾香港在1970年代初发生的一次股灾,亦是香港股市史上最大规模的股灾,恒生指数于一年内大跌超过9成,这次与1960年代及之前的香港股灾不同,1970年代初的香港股票市场及股票买卖已经面向各阶层的香港市民,所以这次也是香港股票投资买卖普及化后的首次股灾[1],也因此有数以万计的市民受到股灾的冲击而破产,甚至继而自杀

历史

多间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

香港政府在1967年成功平息六七暴动[2]香港经济维持高速增长[3],市民渐渐累积财富后,开始寻找投资及资产增值的机会,本地企业也纷纷在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香港股票交易市场的发展在1960年代末期开始渐见规模。因为早年的香港仅有一间主要由英国人管理及主要由英资企业上市买卖股票的香港证券交易所独市经营,证券的交易及文书大部分是英语,故此一般华人居民不易参与证券买卖,香港证券交易所对于公司申请上市的条件十分严格,规模比不上英资大企业的华资及港资公司要成功挂牌十分困难。1969年,由李福兆牵头的一群华人经纪暗中筹办一间面向华人的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The Far East Exchange Limited)于12月17日正式开业,由此开始了普罗市民参与证券买卖的时代,公众投资股市的风气亦日趋盛行。当时恒生指数于12月29日创下160.05当年新高,其后股市节节上升,1971年9月20日创下406.32新高位,不足两年上升1.5倍。

其后,另外两间以华人为主要对象的交易所也先后成立,1971年3月15日由当时的金银业贸易场理事长胡汉辉等倡议的金银证券交易所(The Kam Ngan Stock Exchange Limited)开业,1972年1月5日由陈普芬等人创办的九龙证券交易所(The Kowloon Stock Exchange Limited)成立,1970年1月20日由新界领袖陈日新创办的亚洲证券交易所在香港注册成立,并计划在1973年2月18日正式开业。在两三年间就有四家交易所开业,不但令普罗市民更容易参与证券买卖,同时因为新成立的华资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而为了争取更多公司在自己的交易所上市,以扩大资本及佣金收入,华资交易所对于申请挂牌的公司都没有进行适当的审查,带来很高的投资风险及种种监管上的问题。政府为避免有更多证券交易所被开设,公布《1973年证券交易所管制条例》(The Stock Exchange Control Ordinance),经营未经认可的证券交易所之人士将会被检控,以抑制证券交易所的数量,至此四间证券交易所形成四会的局面,并且维持至1986年四会合并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为止,可见当年证券及股票市场发展之炽热。

“置地饮牛奶”事件

恒生指数由406.32调整至1972年1月27日的323.95后,但很快又扶摇直上,到1972年12月29日上升至843.40,不足一年时间上升1.6倍,其间多种现时的蓝筹地产公司上市,值得一提的是华资地产五虎”即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恒隆地产合和实业大昌地产。当中以长江实业及新鸿基地产发展最为远大,前者后来多次挑战英资地位,后来更超越置地成为香港最大型地产商。

1972年10月30日发生香港开埠以来最大规模的公司收购战,置地寻求取得牛奶公司的控股权,但被牛奶公司的大股东周锡年爵士拒绝,为阻止置地从股票市场大手扫入牛奶公司的股份从而夺得公司的控制权,周锡年与华资地产商华懋王德辉合作回购股份,另一方面,置地则以两股面值5元的现金,交换牛奶公司股东手上每股面值7元5角的股份,借此收集牛奶公司的股份,双方又于报章打广告战,成为轰动市场的“置地饮牛奶”事件。

在此期间,也有传闻指外资投机集团利用香港市民对股市运作缺乏认识,透过财技在市场制造炒风,即所谓“过江龙饱食远扬”事件。此外,因为当时对于公司申请上市缺乏足够监管,大量空壳公司透过上市集资进行混水摸鱼,还有人利用科技名词为缺乏实则业务的公司进行包装及在交易所挂牌上市,而市民又未有了解其公司背景便蜂拥入市[4],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有“香港黐线”(粤语“黐线”即是“发疯”的意思)之称的香港天线及同伙人创办的香港电脑在交易所挂牌上市。

股市大跌和深远影响

进入1973年,市场继续疯狂,恒指于3月9日高见1774.96,于三个月内再上升1.1倍,政府为冷却股市,曾出动消防员以消防条例禁止股民进入华人行买卖股票,即所谓的“消防员到交易所救火”。股民在账面身家暴涨下,情绪处于亢奋状态,香港市面出现如“鲍鱼煲粥”、“鱼翅捞饭”、“用龙虾早餐”、“用老鼠斑鱼蛋”、“用大牛点烟(使用港币500元钞票燃点香烟)”、股民辞工全职炒股、老师上课时用收音机听股市节目等各种“股市病”的疯狂现象。

随着牛奶公司收购战进入高潮,置地利用普罗股民对股票市场的基本运作没有足够认知,宣布一送五红股,借此提升争夺牛奶公司的资本,由于当年的股民普遍缺乏“除息”、“除权”等概念,不了解送红股后股价也会作相应下调,以为置地送红股是送大礼,于是争相抢购置地股份,加上当年使用纸本股票,也未有自动化交易系统,股票过户需时,大量置地股份被冻结造成市场假象,置地股价由12元,被炒至历史新高67元,也带动恒指大幅上涨。当置地股份除权时股价调整至六分之一,再加上市场出现假冒的合和实业股票,股民担心所持的股票成为废纸,引起市场恐慌。政府为冷却过热的股市,税务局突然在4月4日于各大报章刊登“买卖股票之盈利须纳资本增值税”的告示,市民对持有股票的信心再受到打击,开始抛售股票。至1973年7月,恒指跌穿500,在4个月间下挫超过70%。其后受加息影响,至1973年底,恒指更跌至433.7,较高位下跌75%。

1973年10月阿拉伯国家攻打以色列触发赎罪日战争,中东地区的伊斯兰国家为抵制支持以色列的欧美国家,沙特阿拉伯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实施石油禁运,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1974年因为能源短缺,油价飙升三倍,欧美多个国家都需要汽油配给,香港也需要实施“灯火管制”,限制非必要用电[5],高油价导致全球经济放缓及需求萎缩,香港经济增长由1973年的12.3%大幅下挫至1974年的2.3%[6],恒指在内外因素的负面影响下越跌越多。和记洋行受到股灾波及,由高位44元下跌至不足2元,1975年9月,和记国际召开股东大会,董事局要求股东供股以解除公司的财政危机,但被汇丰银行所代表的股东否决,和记当时面临债权人在法庭申请清盘,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董事局被迫接受汇丰银行的建议,由汇丰银行注资1.5亿港元收购和记国际33.65%的控股权,汇丰银行成为和记国际的大股东,由“公司医生”的韦理英语Bill Wyllie(W. R. A. Wyllie)入主整顿。

恒指在1974年1月起至12月初持续下跌,至1974年12月10日恒生指数下跌至150.11,年内累积跌65%,高位计跌幅更达91.54%,只及1969年时的水平,而1774.96的高位则要待1981年7月17日的1810才略为打破,当晚银行公会加最优惠利率,之后恒指便开始下跌,1981年9月恒指跌势转急,至同年10月5日,恒指跌至1100水平。随后的9个月,恒指在1100至1450间上落,至1982年夏季,在楼市下跌及香港97问题逐渐浮现影响下,恒指跌势再现,至1982年9月下旬,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后,1997问题困扰香港,恒指急速下滑,至1982年12月2日更低见676,较1981年高位跌超过60%,及后的两年至1984年12月19日签署中英联合声明前,香港仍受到1997问题的负面影响,恒指在1100水平以下大幅浮沉,1983年9月港元下跌至1美元对9.6港元,10月上旬恒指曾低见690水平,同年10月香港实施联系汇率,港元汇价才稳定下来,但股市要待到1984年12月19日签署中英联合声明、1986年四会合并及推出恒生指数期货,以及引入外资经纪行,恒指才站稳阵脚。不料翌年再爆发八七股灾,恒指于1987年10月19日急跌11%,再于10月26日急泻33.33%,至同年12月7日复见1894点,至1989年5月15日曾反弹至3300点以上,但受到中国民运局势恶化的影响,1989年5月22日及5月25日恒指大跌,1989年6月4日更演变为六四清场,1989年6月5日为六四事件后首个交易日,恒指急泻超过20%,为1987年10月后跌幅最大的一天,至1989年6月6日复见近2000点的水平,回到1987年12月时的水平。1990年7月下旬,恒指曾升至3500以上,可是受海湾战争影响,1990年8月恒指再现小股灾,曾跌回2800水平,恒指要到1991年7月才突破4000点。

参见

  • 香港股灾
  • 香港天线
  • 香港七三(1974年邵氏电影
  • 大时代香港无线电视台电视剧)

参考资料

  1. ^ 面世45周年 細數十個恆指之最. 经济通. 2014-11-21 [2022-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0). 
  2. ^ 香港本土意識的前世今生. [202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9). 
  3. ^ 每次危機,李嘉誠都作出正確的商業決定. Business Digest. [2022-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0). 
  4. ^ 倪匡遇1973年「超級股災」後沒再買股票 領悟到「股市是騙局」. 雅虎新闻. 2022-07-04 [2022-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5). 
  5. ^ 油價炒高無礙港經濟. [2022-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7). 
  6. ^ 七十代的石油危機及其對香港經濟的影響 (PDF). [2022-10-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