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自由市场
  3.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又译无形之手)是出现于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第4篇第2章以及《道德情操论》第4篇第1章中的一个词句。虽然在其《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中该词仅各出现过一次,却被后人视为亚当·斯密所揭示的古典经济学思想的核心所在,因而十分有名,广为引用

W.D. Grampp认为,“看不见的手”至少有9种不同的诠释[1],最常引申为充分运作时的价格机制。在价格机制充分运作下,自由市场里的供给和需求将会自然而然达到均衡,价格与数量都是最适当的水准,仿佛市场运作在冥冥之中受到的指引一般,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看不见的神之手”(invisible hand of God)。

原文 中译
...he intends only his own security; and by directing that industry in such a manner as its produce may be of the greatest value, he intends only his own gain; and he is in this, as in many other cases, led by an invisible hand to promote an end which was no part of his intention. ... …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国富论》第4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第2章“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

参见

参考文献

  1. ^ 许宝强 “看不见的手”究竟是什么意思?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