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分歧

南北分歧(英语:North-south Divide),或称贫富分歧(英语:Rich-poor Divide)、南北差距[1][2],是指发达国家(北方世界)与发展中国家南方世界英语Global South)在社会经济政治上的分歧。[3]

“南北分歧”一词曾被广泛使用,因为无论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发达国家或地区通常都属于北方世界,而经济稍弱的发展中国家通常属于南方世界;但“南”、“北”的分类已经开始过时。[4]

历史

依经济和发展情况把国家分类的做法,始于冷战时期,当时以中国苏联代表东营,而美国和其盟国列为西营。根据这个分类方法,世界上的国家被分为第一世界(西方民主国家)、第二世界(东方共产国家)和第三世界(发展更落后的国家)。后来,部分第二世界国家加入第一世界,而其他第二世界国家则加入第三世界,出现较简单的新分类方法︰第一世界是北方世界,第三世界是南方世界。[5]

分类问题

 
图中显示,高低于购买力平价(PPP)的国际平均值的世界各国,现时平均值大约为$10,700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简称:IMF/FMI)
蓝色:高于购买力平价的国际平均值的国家
橘色:低于购买力平价的国际平均值的国家

北方世界成员包括八大工业国组织所有成员国、西方世界第一世界、大部分第二世界。虽然大部分北方世界成员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亚新西兰除外),但是地理位置不是划分的标准。

随着第二世界东方集团瓦解,不少成员国虽然位于北半球,但也被重新分类为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北半球南部的亚洲四小龙土耳其加入第一世界。同样地,发达国家的附属地虽然是先进国家的一部分,但也被列入南方世界[6]

不少发展地理学家(development geographer)认为,现时以南北分歧作为理解环球经济的主要分类原则,忽略了美国日本欧洲之间在意识形态和经贸上的磨擦。[7]

 
纬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发展定义

经济发展是量度某个经济体的进度,包括人均寿命教育程度贫穷问题贫富差距就业情况科学研究等等。[8][9]

北方世界成员列表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央情报局承认的北营成员包括︰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义为高收入或先进经济体系

美洲

  •   加拿大
  •   美国

亚洲

  •   台湾
  •   日本
  •   韩国
  •   新加坡
  •   以色列

欧洲

  •   安道尔
  •   奥地利
  •   比利时
  •   保加利亚
  •   克罗地亚
  •   塞浦路斯
  •   捷克
  •   丹麦
  •   爱沙尼亚
  •   芬兰
  •   法国
  •   德国
  •   希腊
  •   匈牙利
  •   冰岛
  •   爱尔兰
  •   意大利
  •   拉脱维亚
  •   列支敦士登
  •   立陶宛
  •   卢森堡
  •   马耳他
  •   摩纳哥
  •   荷兰
  •   挪威
  •   波兰
  •   葡萄牙
  •   罗马尼亚
  •   圣马力诺
  •   斯洛伐克
  •   斯洛文尼亚
  •   西班牙
  •   瑞典
  •   瑞士
  •   英国
  •   梵蒂冈

大洋洲

  •   澳大利亚
  •   新西兰

跨国组织

  •   欧盟
  • 欧洲自由贸易组织
  • 五眼联盟

其他北方世界成员(有争议)

  •   阿尔巴尼亚
  •   阿塞拜疆
  •   白俄罗斯
  •   波黑
  •   格鲁吉亚
  •   哈萨克斯坦
  •   科索沃
  •   香港
  •   澳门
  •   摩尔多瓦
  •   黑山
  •   北塞浦路斯
  •   北马其顿
  •   俄罗斯
  •   塞尔维亚
  •   土耳其
  •   乌克兰

布朗特界线

 
显示南北分界线传统定义的世界地图。

1980年代,德国总理威利·布朗特为南北分歧拟定界线,以北纬30度为基础,穿越北美洲中美洲非洲北部、印度后往下移,把澳大利亚新西兰列入北方世界。

参见

  • 南南合作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1. ^ 全球化与南北差距: 世界经济文化历史概要.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2年. 
  2. ^ 钱箭星; 肖巍. 论经济全球化中的南北差距问题. 教学与研究. 2002年, 2002 (4). 
  3. ^ S-Cool! - GCSE Geography Revision - Quicklearn. [2010-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9). 
  4. ^ North–South divide. [2010-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5). 
  5. ^ Reuveny, Rafael X. “The North-South Divide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A Symposium.”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9.4 (2007): 556-564. Academic Search complete. EBSCO. Web. 23 Oct. 2009. <http://web.ebscohost.com/ehost/pdf?vid=2&hid=12&sid=0e1fde42-af75-45ea-bd90-bdf571d6ea2a%40sessionmgr10>
  6. ^ Therien. J.P, (1999) Beyond the North-South Divide: the two tales of world poverty. Third World Quarterly. Vol 20. No. 4. pp723-742
  7. ^ Corbridge, S., (1986), Capitalist World Development. MacMillian, see esp. sec. 5.3
  8. ^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lies progressive changes in the socio-economic structure of a country […] [a] change in technological and institutional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as well as in distributive pattern of income”. [2010-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5). 
  9. ^ 存档副本. [2010-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